《新快報》采訪中州特衛保鏢公司 就女保鏢培訓亂象進行批判
廣州保鏢公司:金羊網 記者:陳小向
“不能保護雇主,保鏢也就失去了意義”
這幾天,當人們還沒完全從春節休假的輕松中緩過來時,在深圳經營一家保鏢公司的陳先生已經忙得不可開交了。
陳先生的保鏢公司接到了一個大單子:一位外地企業的董事長帶著一個商業團隊,來到深圳洽談商業項目,因為“項目大,活動多,協議敏感”,專門雇傭了8名專業保鏢全程護衛,“除了人身安全,還有絕對不能泄露的機密文件。”
包下整層酒店、24小時不讓雇主離開視線、預定多條出行線路、雇主電話牢記心底,撥完即刪……現實中上演的保鏢護衛情景,堪比電影橋段。“在沒有正式簽訂之前,一切都要為了雇主的人身和財產安全而讓步。”成了此次任務雷打不動的最高原則,與記者早前約定的采訪時間也一拖再拖。
在這樣的職業化保鏢公司的任務執行中,不乏職業女保鏢的身影,她們“隱蔽性強、細心、穩重、商務辦公能力超過男保鏢,還有超凡的武術身手。”
日漸興起的保鏢行業中,有的保鏢貨真價實,不少的卻“中看不中用”,用業內人士的話說,就是“魚目混雜”。
女保鏢怎樣煉成
實戰散打經驗必不可缺
今年22歲的小亞是陳先生所在公司,深圳少林國際保鏢有限公司的一位女保鏢,正在外地執行護衛任務的她,在得到了雇主的認可后,她接受了新快報記者的采訪。
小亞有著她這個年齡少有的成熟與穩重:說話簡短清晰、談吐老成、不輕易下結論。而在2007年進入江蘇師范大學進修散打專業之前,除了從11歲開始在省市縣各級體校的專業訓練,拿了多次全國散打冠軍之外,她還是一名普通的體校學生——上課自習、訓練體能、參加比賽……
真正讓小亞感到不一樣的變化是進入保鏢這一行業之后。在少林國際,小亞與其他20多名女保鏢一樣,在正式執行任務之前,都在專門的培訓基地進行了至少為期3個月的培訓,內容包括擒拿格斗、反跟蹤、商務禮儀、法律法規、談判技巧、車技、危機應急處理等,而這些培訓,除了禮儀和法律是從外面請專業老師培訓之外,其它所有培訓都是由公司內部的教練完成。最后考核通不過的,還得重新培訓。“這與以前的訓練很不一樣,都是與實際保鏢工作高度關聯的,我們很受用。”3個月出來正式工作后,小亞們“感覺是像換了一個人。”
但是,要進入保鏢這一行,幸運卻只屬于少部分人,即使像小亞這樣頂著48、52公斤級的全國武術散打冠軍的光環,但想要進入職業化的保鏢公司卻非一件容易事,少林寺俗家弟子、特種部隊、武術院校成了保鏢公司招收保鏢的最主要來要來源,而且“他至少經過了三年的專業武術訓練,而且必須有實戰散打經歷。”來自杭州一家保鏢公司的婷婷,在回憶起當初公司篩選女保鏢的嚴格時,直接用了“千里挑一”來形容。
不能保護雇主
保鏢也就失去了意義
不管怎么培訓,制定出怎樣的安全評估報告,對于保鏢來說,真正的考驗來自日常具體而細微的專業護衛,“不能保護雇主,保鏢也就失去了意義。”一位資深保鏢這樣說。
2011年夏天的一個微風清爽的清晨,一位業界有名的東莞女企業家像往常一樣,在公園里慢跑晨練,享受著難得的自由清閑。當她跑到一處公路邊時,三個年輕壯漢突然從一輛無牌的面包車竄下來,一把抓住這位身價不菲的女老板就往面包車里扭拽,幾乎毫無反抗能力的女老板大呼救命。就在這時,一直緊跟著女老板20來米遠的女保鏢林娟(化名),一個箭步奔上前去,只一腳,就踢暈了其中一名綁匪,其他兩名壯漢見狀,還想還擊,但很快又被女保鏢打退了回去,“受傷了,綁不成了”,最后兩名綁匪留下躺在地上動彈不得的同伙,和已經驚嚇得癱軟在地的女老板,駕車倉皇而逃。
林娟沒有戀戰,而是在快速報了警,帶著雇主女老板去醫院檢查,并向所在的保鏢公司匯報情況,保鏢公司也迅速派出救援組,保護女老板及其家人,以防“二度傷害”。
一周后,全部綁匪被警察抓獲。讓審訊的民警印象深刻的是,這幾名“萬萬沒有想到會被一個看起來普通的年輕小姑娘給制服了”的綁匪,“很不服氣”。他們不知道的是,這位看起來普通的小姑娘林娟,曾經是56公斤級全國散打冠軍,現在是專業女保鏢。
在深圳中州特衛隊的陳先生看來,目前國內的富豪遭遇綁架的經歷并不少見,只是公眾鮮有知曉,而富豪也多半選擇不報警和曝光。“你想啊,你報警了,沒有被抓到的或者坐牢出來之后的綁匪,還有可能報復你,繼續威脅你的人身安全,而警嚓一般不可能24小時保護你,所以最好是防范于未然。”
普通人短時間訓練成赤裸特
工回答是,不可能
目前國內私人保鏢的人數到底有多少?雖然還沒有權威的統計數據,但據多位行業資深人士估計,總人數不低于10萬,女保鏢約占其中的十分之一。
2011年,隨著中國富豪數量的進一步急劇增長,人們的安全意識越來越高,很多人似乎突然一下子意識到“私人保鏢”這一塊的巨大市場需求,各類打著“保鏢”旗號的公司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,其中有的保鏢貨真價實,不少的卻“中看不中用”,整個行業“參差不齊,魚目混雜,什么人都有”,在為數不多的職業化保鏢公司經營者看來,這即是憂慮,也是無奈。
“我知道行業內幾家公司炒作得非常厲害,不停地招了很多完全沒有真功夫的人,20多天后就成了‘保鏢’,別說保護老板了,保護自己都成問題。”相信“自己做得好了,客戶自然就多了”的中州特衛的陳先生,認為炒作不僅沒有必要,而且走不長遠。
本文由深圳中州特衛保鏢公司摘抄自《新快報》對本公司的專訪報道,拒絕轉載,官網地址:www.yljtel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