私人保鏢的工作要求
影視作品中,每每“名人”或“大老板”出場,他們身邊總跟著一兩個穿著黑西裝,戴墨鏡,表情很酷的男子。這樣的墨鏡男子,也就是市民們印象中“私人保鏢”的典型形象。“保鏢是個高風險的職業,一般情況下,保鏢的身份不公開。而是以客戶的司機或助理的身份出現。”保鏢的護衛分臨時(按小時計)、短期(按天計)、中期(按周計)、長期(按季度計)幾種。因為職業需要,業內都有規定:從事護衛、特衛(比護衛更高級別)的保鏢,一律不得談戀愛,更不許談婚事。“如果要成家,可以退居后方,做些指導性的工作,或自己開公司。”
保鏢也分“等級”每日收費2000-3000元,或者更高。“提起保鏢,很多市民的第一感覺就是‘打手’,錯!保鏢絕不等同于打手,一個真正優秀的保鏢,是能武能文的全才。”他們文化程度都較高,年齡在20歲到45歲之間,年輕人身法矯健,思維敏捷;年齡大一些的生活經驗相比之下更加豐富,應對各種情況都較為沉著冷靜,每個護衛的身高都在1.75米以上。
保鏢大多是來自特種部隊、警衛部隊的退伍兵,還有些是體院武術專業的學生,擒拿格斗是他們的必修課,個個都有好身手。但是,我們更看中人品和全面素質。保鏢們在沒有任務的時候,都要進行訓練。課程包括:擒拿格斗、商務禮儀、法律、醫務急救、駕駛反跟蹤、談判技巧等。只有經過培訓,保鏢的個人整體素質才有提高。不僅能夠保護客戶的人身安全,還能夠替老板安排日常事務、幫助老板識別法律界線等。
我國目前的法律法規,還沒有對“私人保鏢”行業進行規范的內容。法律上既沒有予以確認,又沒有明文禁止。但是,工商部門目前尚允許“保鏢公司”性質的企業進行登記和經營。
“嚴格來講,保鏢只限于被動防衛,不能主動進攻別人。這符合法律賦予公民的正當防衛的權利。”在招募保鏢時,我們就特別要求鏢師不得參與討債、打架斗毆等引發社會治安問題或刑事案件的活動。
保鏢要保護服務對象,僅憑能打就夠了嗎?他們會不會佩戴有***或其他警用或禁用的器械?我們具有不在法律禁止使用器械的范圍內的防身武器。“我們的工作并不是刀光劍影血雨腥風。更多的時候,其實是在給對方造勢、擺威風。和平年代,哪有那么多危險啊。一些過氣明星,也喜歡利用保鏢簇擁的場面為自己擺場面。”
為避免扯皮,保鏢們每次出鏢,公司都與客戶簽訂《風險告知單》合同,告知雙方的責任和義務、緊急情況發生后各自應承擔的責任等。“正規的公司接單都很謹慎,對沾染黃賭毒的客戶一律拒絕提供保鏢服務。”
強調“正當防衛”
從法律角度講,私人保鏢與普通公民沒有任何區別。他們只是利用自己的經驗和技能為客戶提供安全服務,在必要的時候,要用自己的安全來換取客戶的安全。他們所能做的只能是被動防御,保鏢的任何手段都應當控制在刑法所規定的正當防衛范疇內。“中國保鏢協會對保鏢的合法性問題倒不是很擔心,最擔心的是保鏢的素質。一些保鏢淪為‘打手’,做一些有悖‘職業道德’的事,這搞壞了保鏢的口碑。”接單時,雙方會簽訂協議,如果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,客戶要求保鏢干“殺人放火”的事情,保鏢一定要嚴辭拒絕,并終止服務。從目前來看,私人保鏢已經或明或暗地出現,隨著經濟的發展,市場對保鏢的需求可能會在一段時期后旺盛起來。